2019-06-17-不要讓借錢這事變成顧人怨討厭鬼
大家一定都有遇過這樣的人,動不動就開口跟你借錢,金額都不大,不催他或是提醒他也不會主動歸還,甚至會反酸你為了小錢計較,讓人既生氣又覺得委屈。我身邊有個很好的例子,自己的弟弟退伍回來已經兩年,研究所畢業的他眼高手低,沒有一間公司他看的上眼願意去上班,於是就這麼荒廢在家裡長達兩年的時間。
借錢
大家一定都有遇過這樣的人,動不動就開口跟你借錢,金額都不大,不催他或是提醒他也不會主動歸還,甚至會反酸你為了小錢計較,讓人既生氣又覺得委屈。我身邊有個很好的例子,自己的弟弟退伍回來已經兩年,研究所畢業的他眼高手低,沒有一間公司他看的上眼願意去上班,於是就這麼荒廢在家裡長達兩年的時間。
從事借錢這個行業以來,遇過各種形形色色的客戶,聽了很多真真假假的借錢故事,我都把這些經歷當做一種另類的人生體驗,也因為這份民間借貸的工作,看盡人生百態冷暖。今天的個案很可愛,是個念大學因為太喜歡打工賺錢,然後念到被退學的小女生阿紫。阿紫今年才22歲,從東港離開老家到台北念大學,父母在她大學一年級時就離異,關於阿紫在台北的學費生活費等等父母雙方都推卸責任互踢皮球,甚至乾脆各自離家。阿紫的奶奶捨不得孫女,但年紀太大已經無法工作賺錢,於是阿紫在台北的第一年,都是奶奶四處借錢供給她。
借錢給朋友,最怕遇到的就是「站著借錢、跪著要債。」的狀況了;前幾天在大學時交情甚篤的好友突然在臉書私訊上突然來訊了,大學畢業各自到不同的地方工作,也都各自結婚生子後,平時我們就變得甚少有固定聯繫,但是偶爾都會到各自的臉書上看看彼此的生活近況;好友私訊來開口說了家裡出了點狀況,說是爸爸急病住院需要用錢,我也真的看見他有貼出爸爸在醫院的照片的相關消息。
人生中總有幾個好友,是他開口向你借錢,只要自己尚有能力,就都不會去思考第二秒鐘,馬上會把錢掏出來救急的那種知交;我的好友阿慈就算是我這樣的好友之一,但是有一天連她也讓我感到左右為難,並不願意再借錢給她。
上個故事提到的小李,是屬於要一筆較大的借款而且清償日期也較長的案例,我手邊有一個很有趣的客戶,智凱出生在一個非常有錢的家庭中,小時候就是穿金戴銀爸媽寵在手掌心的那種,很不愛念書,但是各大精品品牌的名字他都會念,對於時尚潮流也非常有見解。反正父母親寵愛著,所以智凱念完高中就不再就學,每天就是研究潮牌精品,拿著父親給的信用卡瘋狂購物。在前幾年的食品安全風暴爆發的時候,智凱的父親因為從事食品代工而受連累,一夕之間公司工廠瓦解,原本幾十億的身家一下子還負債了上億元,無論是房子車子珠寶股票債券全部被查封扣押,智凱一家人真的是從天堂直接掉進了地獄,每天都跟親友借錢度日。
什麼情況下得借錢呢?有些人是消費過度讓收支不平衡了,有些人則是遇到緊急困難需要錢用,有些人則是挖了東牆補西牆的不停借貸,無論如何,我一直都很鼓勵大家借錢,只要是自己能力負擔的起,也有妥善的還款計畫,借錢一向都是能夠累積個人信用及責任感的好方式。記得小李應該是4月初來跟林代書借錢,擔任民間借貸多年,其實來借錢的朋友是因為走投無路還是純粹周轉,都蠻容易看的出來,小李就是屬於純粹借款周轉的那種,而且是典型的利用借款投資然後以錢生錢的例子。
雖然說分手後千萬別牽扯到金錢,但就在上星期,我的前任女友來跟我借錢,雖然開口借貸的理由實在光怪陸離,基於多年的往日舊情,我還是借錢給她。為了這件事我被同事恥笑,而且家人也很不能諒解,都覺得這筆借款絕對是有去無回的。這位前女友是我在退伍沒多久後認識的,那時候因為家裡環境不是很好,父母親生意失敗在外面借錢欠債,所以一退伍就很急著想找工作,於是先隨便找了間餐廳應徵當外場,前女友則是在同一間餐廳工作。
第一次見到夏琳是前幾年家裡阿嬤突然住院,然後請仲介幫忙介紹來當看護幫忙,其實剛開始不怎麼喜歡她,才在醫院照顧阿嬤沒幾天,就跟我們開口借錢,因為跟她還不夠熟悉,又很怕她借錢後跑掉,所以當時就拒絕了她。阿嬤在那一年進出醫院有四次,每一次都快一個月,也都是夏琳來擔任看護的工作,做事很細心,懂的基本的護理程序,那時候阿嬤既失智又洗腎,所以情緒非常不穩定,夏琳也很有耐心的照護著。後來索性問了她,願不願意跟我們回家做長久的看護,思考幾天後,夏琳也隨著阿嬤辦理出院跟著我們一起回到家裡。
如果你是打算借錢投資或是讓錢生錢,那這篇並不是在說你,指的是那些每個月成為「月光族」,存不了錢還得跟人開口借錢度日的人。我們可以捫心自問,對於金錢是懂得知足的人嗎?這個答案會影響使用金錢的方式,懂的知足的人,會先把一筆固定的錢拿去存,然後把剩餘的錢拿來支付生活費用,不懂得知足的人,則是永遠抱持著把花費完的金錢再拿去存的想法。這兩者有什麼不同?很明顯的,前者在一段時日後就能累積一筆財富,而後者以消費為主軸別說存錢了,可能經常過著透支的生活。
好友老陳在聚會裡談到,今年底孩子要結婚了,為了讓小倆口能夠有屬於自己的家庭空間,正在考慮是不是買間房子,還是把名下的房子過戶給他們。老子要給兒子我當然沒有意見,但是我還是忍不住多嘴了幾句,我告訴老陳,要培養孩子負責任的觀念,不能老是爸媽幫忙準備打點一切事物,已經替他們省了拍婚紗、辦婚宴的大小事物,也要讓孩子有點金錢上的規劃。否則才只是第一個小孩要結婚,就已經把自己的積蓄去了大半,後面兩個孩子怎麼辦?他跟老婆老了該怎麼辦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