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0-08-04-家人間的周轉借款是應該的嗎?
在臉書上看到一位差不多快40歲的女性PO文,內容有關孝親費的給付以及家人間周轉借款問題,文章中提到,她從大學畢業後就進入職場開始上班,每個月父母都會要求她給付孝親費,從一開始的一萬元慢慢調整到兩萬元,由於她自己一個人到台北工作打拼,再怎麼省吃儉用還是非常緊縮。從今年新冠肺炎疫情爆發開始,哥哥在老家觀光夜市的攤位經營不下去了,甚至染上了賭癮,積欠好幾百萬元,於是父母親便希望唯一有工作的女兒替哥哥還債。
在臉書上看到一位差不多快40歲的女性PO文,內容有關孝親費的給付以及家人間周轉借款問題,文章中提到,她從大學畢業後就進入職場開始上班,每個月父母都會要求她給付孝親費,從一開始的一萬元慢慢調整到兩萬元,由於她自己一個人到台北工作打拼,再怎麼省吃儉用還是非常緊縮。從今年新冠肺炎疫情爆發開始,哥哥在老家觀光夜市的攤位經營不下去了,甚至染上了賭癮,積欠好幾百萬元,於是父母親便希望唯一有工作的女兒替哥哥還債。
經過一場新冠肺炎後,我有些周遭的朋友因此而丟了工作,一位在旅行社上班的好友就是如此,幾個月前根本就是完全斷絕了收入,一斷就是四個月,直接前陣子疫情趨緩了才回到旅行社上班。另一位則是自己在士林開間小店賣衣服,別說是觀光客,連本地的遊客也不見蹤影,只能忍痛收攤承擔虧損。大多數的朋友都是申請補助或是跟親朋好友借錢調頭寸,但是沒工作借錢該怎麼還呢?沒工作借錢的困難度會不會很高?沒工作借錢豈不是讓自己陷入惡性循環中呢?
七月天真的是熱的讓人發昏啊!新冠肺炎疫情逐漸好轉後,外出旅遊走走的人多了,我家也不例外,可偏偏這時候那些觀光景點啊、遊樂設施啊、逛街購物啊到處都是人擠人的狀況,這樣的天氣加上這樣的人潮,如果不是家人在家悶太久了,我還寧可待在家裡吹冷氣追美劇睡大頭覺。也因為疫情好轉了,許多在那段時間申請借貸的朋友們也陸續的還清款項,讓自己肩上的壓力減輕,我也替他們覺得開心。我也常告訴大家,其實只要衡量好自身的能力,預期這筆借貸是能短期歸還的,申請這種當日放款的借貸都是一種解決困難的好辦法。
疫情已經漸漸趨緩,各行各業也開始進入恢復期,雖然前天多了兩個境外移入的確診個案,但只要不是本土型案例發生,我真的認為台灣能走出新冠肺炎的陰影,重回往日的繁華光景。之前也提到,因為疫情影響的關係蠻多人來借錢,希望這些朋友只是一時受困,等到經濟情況有所改善時,能慢慢將債務還清。今天就有個先前來借錢的攤商打電話告訴我們,這兩個星期人潮都回到了街上,應該再一陣子就能把債務還清了,客人來清償債務當然是最好不過了,但更高興的是經歷過肺炎風暴後的重生再起。
有個長輩在疫情最嚴重的時候,把自己手邊的股票低價拋售,因為當時有非常多的小道消息,有人覺得新冠肺炎的疫情應該會持續到年底,有人則是認為美國陷入疫情風暴後會經濟崩盤,所以蠻多人在股市很低潮的時候乾脆認賠殺出,至今卻後悔不已。我個人是沒有辦法像他們一樣,將鉅額資金投注在股市裡,我就是趁股市低迷的時候,跟親友們借錢周轉買了些比較穩定的股票,像是台積電或是大立光之類的,這幾天股市連續開出紅盤,當初低價買進的股票也確實賺了一些錢,讓我覺得當時跟親友借錢借的非常值得。
講到借款投資就不得不想起前幾天的新聞事件,台北市那個知名的張姓女惡房東,因為借款給哥哥投資日後卻追討不回借款而告上法院,但是兩次法官都判決她敗訴,實在大快人心。這樣的惡人總是夜路走多會碰到鬼,佔盡了別人便宜,這下卻因為親哥哥借款而吃上大虧,總覺得是種應得的報應。但借款投資到底可不可以呢?尤其是最近疫情過後,各類行業都開始慢慢復原中,眼看著景氣要逐漸轉好,應該有蠻多人磨拳擦掌準備投資,沒有資金的人該怎麼辦呢?借款投資的風險有哪些?
年初的時候一位朋友來跟我借錢周轉,去年開始他就計劃開一間自助餐店,與其他店家不同的地方是,他設計出非常多種菜單,適合各種減肥方式的人食用。雖然這筆借錢的金額有點大,但聽完朋友的完整計劃後,我倒覺得這借錢借的很值得。像有些人利用生酮飲食減重,有些人則是以澱粉斷食法減重,於是他就決定幫忙這些想要減重的朋友設計一系列菜單,然後寫成APP程式讓顧客購買,並結合外送平台提供外送服務。因為新冠肺炎疫情的關係,許多產業都受到嚴重衝擊,反而是宅經濟因此崛起,朋友的減重減脂自助餐受到蠻多顧客歡迎。
雖然說新冠肺炎的疫情有好轉的現象,但有部份的產業仍在修復中,疫情所造成的經濟衝擊也不是一時半刻就能回到正常軌道上,就拿我一個在旅行社工作的朋友來說,目前只能經營國內旅遊出團的部份,高營利的國外旅遊現在仍然停擺中,看著四個月來存摺上越來越少的數字,心裡的焦慮與恐慌真的不是我們能體會的。朋友曾經來申請過幾次小額借款,為了應付房貸車貸的壓力,我問他怎麼不去申請政府的紓困方案呢?他告訴我,每一種紓困方案都不符合申請資格,只能跟親朋好友周轉或是跟民間借款公司申請借款。
因為身分證不知道何時搞丟了,所以昨天跟公司請了兩小時假,準備到區公所去補辦,一個穿著華麗的中年婦女在櫃檯前對著區公所人員咆哮。區公所人員告訴她,沒有備齊需要的文件資料跟存摺內頁就不能申請,於是婦女氣的破口大罵,但以我目測的結論,身上穿的、手上戴的、還有那個限量款的LV包包,我實在想不透,擁有這樣的行頭為何來申請紓困補助?而到底有多少像這樣明明不缺補助也硬要申請的人有多少?真的缺錢為何不去借款,區區的一萬元對於缺錢的人來說又有多大幫助?
過了一個勞動節連假,大家都怎麼計劃呢?我跟幾個朋友帶著塵封已久的釣具到北海岸磯釣,在這個疫情尚未解除的時刻,應該是能夠出去透透氣又能保持社交距離的活動了。其中有個朋友告訴我,他在4/30的時候去銀行申請勞工紓困借貸了,他認為既然紓困借貸的門檻跟利率那麼低,自己本身又符合借貸條件,幹嘛白白浪費掉這次的權益。但我其實心裡很清楚,這傢伙根本不缺錢,在新冠肺炎爆發至今,他的工作也沒有受到影響,甚至最近才領到公司發放的季分紅,他講的口沫橫飛,我心裡極度不齒這樣的行為。